電影劇照
「上到龍舟,你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跟住你的鼓聲,向前行。」
--《逆流大叔》對白--
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2月12日公布入圍名單,本土電影《逆流大叔》獲得11項提名,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以及新晉導演等。
《逆流大叔》的題材不再是黑社會、警匪片,而是講述一班為生活奔波、得過且過的中年大叔,在事業、家庭、感情上面對失意時,被迫接觸上龍舟這項陌生的運動,繼而重燃鬥志,找回自己的節奏。
早前導演陳詠燊(陳)、演員胡子彤(胡)受邀到倫敦進行電影發佈會,下面是訪問環節中觀眾的發問,及兩人的回應。
問:為什麼你會選擇這個題材?
陳:我表面上拍龍舟,實際上我想拍香港,龍舟這個題材很香港。
「環境很紛亂,身邊會有很多聲音在跟自己說話,你只可以聽清楚屬於自己的鼓聲。就算結果不成功,至少無悔。」
--《逆流大叔》對白--
中年大叔這個角色我想拍好久了,其實香港最當道的演員就是中年人。但他們在電影世界中,不是英雄就是警匪,沒有一套戲講述他們自己的人生,所以很想拍一部關於中年香港人的故事。
問:這套電影是顯示了你對香港政治運動的看法?
陳:香港觀眾都理解到,電影內放了一些我自己對社會的看法。香港有好多政治運動,政治運動是需要計劃的,但香港政治運動的計劃都不太明智。
譬如在電影中的運動一開始只有示威,但黃德斌有更明智的看法,他覺得至少要癱瘓公司一個部門。但最後會否成功呢,我沒有在電影中提及結果,因為在我寫的時候,我覺得無論成功或失敗,都不是我想寫的。如果我寫他們成功了,那就太假,如果大家有接觸香港的政治氣候應該都知道;如果我寫他們失敗了,又會很灰,所以我選擇了一個開放結局。
無論是人生也好,我們在爭取的事也好,可能離終點還很遠,都要走的,那就繼續走吧!
問:今次是你第一次執導,你覺得跟之前身為編劇的時候,兩者有什麼分別?
陳:之前寫劇本的時候,如果電影成果不好,還可以說是導演拍得不好。但現在自己做導演,所有事都要自己負責,這是最大的分別。
問:作為現役運動員,今次是你第一次擔任演員,你覺得兩者有什麼分別?
胡:我覺得兩者頗為相似,因為它們都講究團隊精神。當然我之前又對演藝表演完全不了解,所以需要學習的事還有很多,但我很享受。
問:這部電影中,你用了演舞台劇的潘燦良、電視劇的黃德斌和第一次拍電影的胡定欣。在執導上,會怎樣調教這些有不同演藝背景的演員?
電影劇照/左起:潘燦良、胡子彤、黃德斌、吳鎮宇
電影劇照/胡定欣
陳:那你覺得他們的表演如何?
首先這是我好喜歡的組合。我第一個確定的演員是吳鎮宇,所以我的要求是選一些沒有和他在電影上合作過的演員,所以就開發了電視、舞台劇的演員們。
在現場合作,黃德斌就沒問題,因為他也有演電影。潘燦良很令我喜出望外,他也有驗電影、電視劇的經驗,卻完全沒有舞台味。至於胡定欣,我也沒有特別指導她,她自己是一個成熟的演員,以及她的對手是吳鎮宇,我想對手的影響也很大,你有怎樣的對手,也會有怎樣的效果。
問:如果香港的年青人想進入電影行業,那並不是一件容易嘅事,他們可以怎樣做?
胡:放膽去試,好像我一樣,不要考慮太多,只要得到家人的認同就夠了。
陳:你有沒有聽過香港演藝學院?我在這裡教書。
其實香港還有機會的,香港政府這幾年都資助了好多電影,一些新晉導演和電影工作者亦有更多的機會。尤其是一些政府資助的中小型製作,於是導演就會是新人,以他的預算亦未必足夠請資深的工作夥伴,所以又會請一些比較新的年輕人加入,所以現在的機會是多了。
以及視乎你想做的崗位吧!
問:你用了多久時間去寫這個劇本?又修改了多少次?
陳:我第一稿是在2004年寫的,然後就放弄了一段時間,直到2016年再重新開始這個項目。最後成品是第11稿。
「其實,尊嚴從來都不是問人拿的,而是在自己身上找的。」
--《逆流大叔》對白--
最後,私心推薦電影主題曲RubberBand的《逆流之歌》,真的非常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