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rum Chinese Programme - Cathy -

土生土長90後香港女生現修讀媒體及傳播。
選擇傳媒這份工作主要因為性格很帶種,認為城市有種聲音需要被「有種人」發掘。本人正努力勘探中⋯⋯  我去上路喇!Bye~ 

櫻花啊 誰都喜歡你

踏入春季,天氣開始回暖,又是一年一度的櫻花季節。身在英國的你們不用羨慕別人可以去日本賞櫻,在英國都有櫻花睇架!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HK JA X-NONE 立即記下!相機準備!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HK JA X-NONE Kew Garden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HK JA X-NONE Regent’s Park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HK JA X-NONE Kensington Gardens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HK JA X-NONE

St James Park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HK JA X-NONE

Greenwich Park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HK JA X-NONE

櫻花品種繁多,58瓣稱為單瓣櫻(Single Flowered),10-20瓣稱為半重櫻(semi-double),25-50瓣為重櫻,50瓣以上的人們叫它八重櫻(chrysanthemum-flowered )。日本櫻花多為單瓣櫻,而英國櫻花則為重櫻居多。拍照的時候可以細心留意花瓣的變化,假日時不妨帶心愛的人去倫敦賞櫻,過一個浪漫又溫馨的春天。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HK JA X-NONE 立即記下地點喇!相機準備!踏入春季,天氣開始回暖,又是一年一度的櫻花季節。身在英國的你們不用羨慕別人可以去日本賞櫻,在英國都有櫻花睇架!

立即記下地點喇!相機準備!

Rate this blog entry:
Continue reading
7741 Hits
0 Comments
Featured

談談 英式下午茶文化


「喂~Mary!今個星期得唔得閒出黎High Tea啊?」



圖:轉載自 Google

香港人平時所的「High Tea」正確的法其實是「Afternoon Tea/Low Tea」(沒錯,就是你女朋友最中意Selfie 那種)。Afternoon Tea最初只是上流社會獨有的文化。

圖:轉載自 Google

相傳18世紀的時候,因為當時的男人都需要外出應酬,貴婦要等到八、九點老公回家才可以吃晚飯。話明上等人,從午餐到晚餐中間空檔沒事做,當然就是食!那時有個叫Anna 的貴婦吩咐廚房為她做一些小點心填肚子,漸漸地她明白到「獨食難肥」的道理,於是邀請她的閨蜜一起吃下午茶,時至今日就變成流行的Tea Party

 


圖:轉載自 Google

 

High Tea 其實一點也不High

而香港人一直誤會的High Tea反而源起自英國勞工階層(Working Class)在工業革命時期,藍領工人為了節省下午茶的錢,於是把晚飯時間提早至黃昏六點,而他們會高檯上進餐,故稱High Tea。所以記著,下次Post  Caption 千祈千祈唔好再打「High tea with sis 」喇

Tea Room 食一次Afternoon Tea 其實都唔便宜,現附上Scone食譜!好容易整架!大家放假可以試下整!再呷一口英式奶茶,你就明白做英國貴族⋯⋯其實不難!





Rate this blog entry:
Continue reading
8100 Hits
0 Comments

一個不一樣的週末東倫敦文化體驗之旅

 

今個週末到訪倫敦一個週末創意市集,是次活動由Dumpling Heart 和台沛Taipec舉辦。這次活動是一個台灣朋友邀請我去,聽說有台灣街頭小吃和很多年輕設計師的創意作品。與很多香港人一樣,對於台灣的美食和文化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意結。這次特意從Brighton到訪,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吃!


 

鹽酥雞、魯肉飯、牛肉麵對我們來說都不陌生,而刈包(或是割包/ 另一說法是因為外型和內餡像老虎的口,故有虎咬豬之稱)我倒是第一次試吃!根據CNN的一項調查,刈包是外國人最喜愛的台灣小吃的第一名!香軟的刈包皮加上酸菜、花生粉、香菜和入口即溶的滷肉,這個夢幻組合成功為台灣人在西方飲食界中插了一面旗幟,成為獨有的「台式漢堡」!


 

除了吃,現場還有來自倫敦的創意設計師舉行Fashion Show! 在這裡感覺身處一條小小地球村,遇上各種不同背景的人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和家鄉的文化。然而最吸引我是看見「香港」這兩個字!在這個攤檔上遇上兩個工作假期的香港人,他們都帶著自己獨有的故事與英國及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









阿布,他是專業攝影師,曾經做過電視台和婚禮攝影,現在他正做一件很多香港人都沒有勇氣做的事 -辭去工作,環遊世界。阿布的post card全都是他在不同國家旅行時所拍的照片,拍攝對象偏好野外的風景和動物。問到他特別的旅遊經歷,沒有講太多動魄驚心的事,反而與世界各地動物互動的經歷卻令他難忘又窩心。「Lucky Bay是澳洲唯一一個地方沙灘有袋鼠,牠們與當地人一樣在同一片天空下享受一樣的陽光空氣。另外,剛剛去過摩洛哥,發現滿街都是流浪貓,牠們都不害怕人,而且會跟陌生人玩,即使近拍牠們都不會避開你。有興趣的是那裡的流浪貓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樣淒慘,牠們沒有固定的主人,但附近的居民會餵養牠們,讓牠們無拘無束在街上生活」雖然只是與阿布傾了一段很短的時間,但期間講述了很多人和動物如何和平又自然地共處。上網翻他的作品好像看見起初上帝創造世界時人類和動物互敬互愛的畫面,只是待在城市太久,人類忘記了本來與動物和大自然唇齒相依的關係。下一站,阿布會到荷蘭的花田和乘船到南美洲,祝旅途愉快!期待他日後更多的分享!

 



照片中,在攤檔上擺賣以香港舊建築Post Card為主題的甜美女生是插畫師-阿Da。
來英國之前,她是一位Urban Sketcher。「來倫敦之後發現整個城市的美學非常好,例如街道建築、城市內每個人的衣著打扮都非常漂亮。這種美麗是經過細心思考才擁有,對於Urban Sketcher來說,倫敦是一個非常有美學價值的地方,很值得逗留而且有很多東西值得用畫筆記錄。例如在地鐵坐車,你會聽到身邊很多人原來都不是講英文,感覺上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但又能夠融入這個城方生活,大家的打扮都好英倫風,這裡是一個匯集著世界不同文化的地方,但同時又能和而不同地共處。






圖:轉載自Da Ho Art (訪問中提到消失的中環嘉咸街一帶)

Da 的作品大部分是香港舊區,作品中某部分的地方已經消失了,譬如,中環的嘉咸街是香港其中一個最古老的街市,但現在已拆掉重建商業大廈。談到為香港作城市寫生目的,她:「我希望香港人多留意身邊的事物,其實這個城市消失得好快,因為香港是一個所有事情都離不開講錢的地方。你看倫敦,隨便都能看見過百年歷史的建築物,而香港,六、七十年歷史的建築物已經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即使是三級歷史建築,亦難逃被清拆的命運,例如,灣仔的同德大押。畫Urban Sketch 是想大家能多欣賞香港舊式建築物⋯⋯在它消失之前,亦希望大家能珍惜和保護香港獨有的文化。」文化,一旦被消失,就永遠消失。除了城市建築,還有廣東話和正體字。 有機會好想再繼續訪問他們!

這堂'文化課',對來說是我一個好好的反思!身在異地的我們努力了解別國的文化之餘,不妨多向其他人介紹香港這個獨特的地方讓世界各地認識



攝影師-阿布
Facebook Page : Out of Focus 浪蕩志

插畫師-阿Da
Facebook Page: Da Ho Art

趕快Follow他們吧!

 

這裡收聽阿布和阿Da的訪問:

Artist Name - OutOfFocus.mp3.mp3

Artist Name - UrbanSkecher.mp3

 

Rate this blog entry:
Continue reading
11473 Hits
0 Comments
Featured

專訪美女名廚黃瀞億(Ching) 西菜中煮悟出真正健康之道


不管對於男生或女生,能夠「入得廚房,出得廳堂」的女人總是特別吸引。同樣身為女性,看著前這位舉止優雅、笑容甜美的台灣美女名廚黃瀞億(Ching)真是自愧不如。除了廚藝了得,Ching更是2015年「木蘭獎」中藝術文化成就獎得主。「木蘭獎」旨在表彰在英國和世界各地華人婦女的成就,並藉此提升英國華裔女性形象。

兒時經歷 成就今日事業
「90年代初經濟大衰退,媽媽經常要回台灣工作,哥哥住寄宿學校,只有我跟爸爸留在英國,從那時候我就開始擔負做飯照顧家庭的角色。到大學畢業以後,同學都投身法律、會計等專業,但我對這些沒有興趣,那時候我們家裡經濟真的不太好,我只想要幫忙家裡的經濟,於是自己開了一個涼麵工廠。」

「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是經營一個小小的工廠,卻一直跳不出去跟消費者建立關係的層面。那時我男朋友的姐姐就建議我創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涼麵品牌。我就開始上電視節目,出烹任書跟大家分享煮食心得。」

揉合中西元素 推廣健康輕食文化
有甚麼原因願意令Ching跳出安舒區,以真人亮相去宣傳呢?打破中國傳統飲食多油和濃味的迷思,推廣「Eat Clean」的飲食概念是她的出發點。

「有一次在美國錄影的時候,我的臉突然腫起來而且滿面都是紅紅的。後來上網搜索了一下,就發現這過敏源是在一般食物中本來沒有,那是人造防腐劑,生產商都會大量添加來保存食物的質素,而且平常食的肉類都可能打了一些催生劑,這些化學物質都會令身體產生毒素。其實我們的腸子是要非常乾淨才不會容易過敏。我們可以透過飲食把身體毒素處理掉,營養才能真正讓身體吸收,身體才真正健康。我自己也是做飲食業,覺得自己有責任跟大家分享。」


「Eat Clean」這本書裡面有大量融合菜食譜,以沙律菜、牛油果等外國食材配上亞洲菜常用的東南亞佐料創造了出不同的有機、少油的輕食菜式,達致中國陰陽平衡的飲食概念。


走訪亞洲各國 拜訪各地名廚手藝
Ching 全新飲食節目 Ching’s Amazing Asia 特意走訪澳門、香港、台灣、日本發掘地道美食,有甚麼特別的經歷呢?

「這一次回到亞洲,看到我們亞洲廚師下廚的時候都不怕爐頭的大火,那個火猛烈到連我自己都很害怕,不敢走過去。我覺得很感動,他們真的非常專業而且偉大。外國的廚師可以在那麼大火的爐頭前煮菜嗎?我想應該不可能。」

二月八號起Ching’s Amazing Asia 將會在Food Network播放,屆時Ching將會為大家分享更多亞洲師傅下廚秘密,記得密切留意!



Rate this blog entry:
Continue reading
10537 Hits
0 Comments

莫文蔚〈看看〉世界巡迴演唱會-倫敦站

兩屆金曲歌后莫文蔚(Karen)即將在426於倫敦舉行演唱會,這是她第一次在歐洲舉行演唱會。身為她的粉絲,很榮幸昨天我們參加了她的演唱會記者會。

 

入行二十三年,莫文蔚的〈看看〉世界巡迴演唱會至今已跑了3個多月,終於即將要登陸歐洲。除了倫敦之外,Karen 亦會作為第一位華人歌手,在馬德里和米蘭舉行演唱會。

主辦單位準備了一艘模型船作為禮物送給莫文蔚,這模型船象徵著莫文蔚正式登陸歐洲和預祝她下一個巡迴會到更加多的城市。

在記者會上,Karen 跟記者分享演唱會之所以叫〈看看〉,靈感來自於她在2014年旅遊的經歷,她想讓大家透過音樂看看這個真實的世界,看看自己的內心,和觀眾分享感動的時刻。

 

為了倫敦站的觀眾,Karen 在記者會表示,除了熱門歌曲「寶貝」、「不散,不見」外,她會在演唱會唱在2013年發表的爵士專輯《Somewhere I belong》內的歌曲。專輯雖然是翻唱英文經典歌曲,但結合了中國風,因為她曾經學過古箏,不知道她會否在演唱會表演呢?

而適逢Karen的爵士專輯發行至今也恰逢三周年, 環球音樂也特別訂制了日本壓片的限量黑膠紀念盤以此紀念,由莫文蔚Somewhere I belong專輯製作人 Ross Cullum 親自在記者會將黑膠送給Karen

Karen向在場媒體保證,舞台和造型會讓人看得過癮,好像她的演唱會海報七彩繽紛,千變萬化。看完記者會後,我真的急不及待想看Karen 的演唱會,一定會在一場聽覺和視覺的享受!

在嘉賓方面,有記者問Karen會否唱和鄭少秋合唱的電影《美人魚》主題曲。她表示不知能不能邀請秋官,但很想和他在舞台合唱,或會邀請其他人與她合唱,就讓大家拭目以待吧!

 

 

Karen倫敦站演唱會門票會在201625 (星期五) www.eventimapollo.com 公開發售。票價 £138, £98, £68 £38

Rate this blog entry:
Continue reading
11302 Hits

S5 Box

Register